吉他的起源与发展
吉他是一种大众化的乐器。与钢琴等乐器相比,它有着价格便宜、携带方便、易学易会、老少皆宜的特点,并且既可用来伴奏又可用来独奏、重奏乃至合奏,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“吉他”是英文“guitar”的译音,因其多为六根琴弦,故又称“六弦琴”。吉他是弹拨乐器,有指板和音品,由琴箱共鸣发音,按三度、四度音程定弦。
关于吉他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,但一般认为是十五世纪时的琉特琴(lute)与比维拉琴(vi-huela)演变而来的。当时吉他弦制很不统一,曾出现过四对复弦、五对复弦等多种形式。一直到十八世纪,在西班牙才出现大弦的吉他,其琴体加宽加大,音量得到了提高,定弦也更趋于合理,从而使吉他的音乐表现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。十九世纪西班牙的制琴师与演奏者经过不断的探索,对吉他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给予较大的改进,奠定了近代吉他的雏形。1946年,吉他琴弦又取得重大突破,美国科学家阿尔贝特·奥古斯汀在其朋友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师安德列斯·塞戈维亚的帮助下成功地试制出尼龙琴弦,并于 1947 年由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生产、推出,改善了传统羊肠弦音准、音色、音量不稳定、寿命较短的缺陷,使演奏质量大大提高,从而完成了古典吉他史上的又一次技术革命。
从吉他音乐方面来说,十九世纪是木吉他最为辉煌的时期,涌现了众多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,特别是卡尔卡西、卡路里和索尔等伟大的吉他大师,他们赋予了吉他新的音乐生命,极大地推动了吉他音乐的发展,为吉他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直到今天,他们编写的古典吉他教程和古典吉他曲,还被人们视为经典。十九世纪末,西班牙吉他大师泰勒加将吉他音乐再次推向高潮,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许多演奏技巧,并创作了大量优美动听的吉他独奏曲,使吉他的音乐表现力趋于完美,被后人尊称为“近代吉他音乐之父”。
进入二十世纪,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,吉他已成为伴奏中不可缺少的乐器,涌现出更多的不同音色、用于不同音乐风格的吉他品种。特别是大、七十年代民谣运动的风行,吉他更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,音乐表现更加细腻,演奏技巧日趋完善,使这一古老的乐器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<< 上一篇
下一篇 >>